
一、个人非商业直播:无需额外申请,但需遵守基础规范
- 平台准入要求
主流直播平台(如虎牙、斗鱼、B 站、抖音等)对普通用户的个人直播通常仅需完成实名认证和年龄认证,无需单独申请《英雄联盟》手游的直播权限。例如:
- 抖音:需完成账号实名认证,并下载直播工具(如 “抖音直播伴侣”)即可开播。
- 虎牙:需通过 “游戏主播认证”,提交身份信息并绑定直播设备。
- 快手:需在 “直播设置” 中完成实名认证,并选择 “英雄联盟手游” 分类。
- 内容合规性
即使无需申请,直播内容仍需遵守以下规则:
- 禁止传播违规信息:包括代练、外挂广告、游戏漏洞、恶意挂机等。
- 避免版权侵权:若直播中使用游戏原声、角色形象等素材,需注意是否构成合理使用。根据司法实践,个人非商业直播可能被认定为 “转换性使用”(如展示游戏技巧而非单纯传播画面),从而不构成侵权。
- 平台社区规范:例如虎牙要求直播清晰度达标(1080P/24 帧),且每日直播时长需≥2 小时才能获得推荐。
二、商业直播或平台合作:需申请授权或资质
- 商业用途
若直播涉及广告分成、打赏收益、品牌合作等商业化行为,需注意:
- 平台签约要求:例如虎牙的 “星耀计划” 要求主播签约并满足开播时长,才能获得现金或流量奖励。
- 版权授权:根据《著作权法》,商业化直播需获得游戏版权方(腾讯)的授权。例如,抖音因未与腾讯达成合作,曾禁止直播《英雄联盟》端游,但手游直播目前仍可进行,但需遵守平台与腾讯的合作协议。
- 赛事或官方活动
- 官方赛事直播:如《英雄联盟》手游职业联赛(WRL),需通过官方合作平台(如虎牙、斗鱼)申请转播权限,并遵守赛事版权规定。
- 品牌活动:若参与游戏厂商或平台的推广活动(如 “封神再临” 招募计划),需按照活动要求提交申请并绑定指定标签。
三、特殊场景:需额外注意的风险
- 未成年人直播
中国《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规定,未成年人参与直播需取得监护人同意,且直播内容不得损害其身心健康。平台通常要求主播年满 18 周岁,否则需通过家长监护系统认证。
- 跨平台直播
部分平台(如虎牙)禁止主播在多平台同时直播,否则可能被取消活动资格。若计划在多个平台开播,需分别遵守各平台规则。
- 技术工具使用
- 模拟器直播:部分平台(如虎牙)要求使用指定模拟器(如雷电模拟器)并悬挂活动贴片,否则可能被判定为无效直播。
- 录屏与剪辑:二次创作(如短视频剪辑)需注意版权问题,建议标注素材来源并避免完整转播赛事画面。
四、操作建议
- 普通用户
- 完成平台认证:在直播前确保账号已实名认证,并熟悉平台的直播规范(如虎牙的《主播违规管理办法》)。
- 避免违规行为:不传播代练、外挂信息,不挂机或播放与游戏无关内容。
- 关注官方动态:如腾讯或平台发布新政策(如 2025 年拳头游戏加强主播行为管理),需及时调整直播内容。
- 商业主播或机构
- 申请官方授权:通过腾讯游戏开放平台或直播平台商务合作渠道,获取商业直播授权。
- 签约合作计划:如虎牙的 “星耀计划”、抖音的 “游戏直播同行计划”,可获得流量扶持和收益分成。
- 法律顾问审核:涉及品牌合作或赛事转播时,建议由专业团队审核合同条款,避免版权纠纷。
五、法律依据与行业动态
- 《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要求直播平台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主播需实名注册。
- 司法实践:部分法院认为,个人非商业直播若以展示技巧为目的,可能构成合理使用。
- 平台政策:虎牙、斗鱼等与腾讯合作的平台,对《英雄联盟》手游直播的审核更宽松;而抖音等非合作平台可能存在版权限制。
总结
- 个人非商业直播:无需申请,但需完成平台认证并遵守内容规范。
- 商业直播或赛事活动:需申请授权或签约平台合作计划。
- 风险提示:避免违规内容,关注版权动态,未成年人需特殊处理。
建议主播在开播前仔细阅读平台规则,并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最新政策,以确保合规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