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绝地求生》系列
- 《绝地求生:刺激战场》(PUBG Mobile)
- 开发背景:腾讯光子工作室与蓝洞合作开发的正版手游,早期测试阶段曾使用 “Project X” 作为内部代号。
- 测试版本:
- 2018 年 3 月开启首轮测试时,游戏名称为 “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直接沿用了端游 IP。
- 2019 年 5 月,因版号政策调整,游戏更名为 《和平精英》,但核心玩法与世界观保持一致。
- 衍生项目:
- PUBG Mobile 团队曾开发代号为 “Vertical” 的科幻射击游戏(非吃鸡类型),以及代号为 “cowboy” 的 PUBG 宇宙新游戏。
- 《绝地求生 2》(Project XTRM)
- 开发代号:“Project XTRM”(Extreme 的缩写,意为 “极致”)。
- 特点:作为《绝地求生》的正统续作,采用虚幻引擎 4 开发,支持跨平台联机,强调更真实的弹道和载具物理效果。
二、其他知名吃鸡手游
- 《使命召唤:战区》手游
- 开发代号:“极光计划”(Project Aurora)。
- 特点:动视开发的大逃杀手游,继承端游《使命召唤:战区》的玩法,支持全球同服,但测试阶段仅邀请部分玩家参与。
- 网易《代号:Alive》
- 开发代号:“代号:Alive”。
- 特点:2.5D 视角的沙盒竞技手游,主打 “真实视野遮挡” 和 “15 分钟快节奏对局”,曾于 2017 年开启技术封测。
- 英雄互娱《代号:HERO》
- 开发代号:“代号:HERO”。
- 后续名称:正式上线后更名为《王牌战争:代号英雄》,强调 “8×8 公里超大地图” 和 “百人同场竞技”。
- 《Project X:幸存者》(Project X: Survivor)
- 开发代号:“Project X”。
- 特点:结合射击与生存元素的开放世界手游,支持联机组队和多样化地图探索,由 PUBG 系列开发商 KRAFTON 参与制作。
三、代号的意义与行业惯例
- 内部开发管理:
- 游戏公司通常用代号(如 “Project X”)对未公开项目进行保密,避免市场过度关注或竞品模仿。例如,PUBG Mobile 的续作《绝地求生 2》曾长期以 “Project XTRM” 为代号。
- 测试阶段的灵活性:
- 测试版本可能使用临时名称(如 “代号:Alive”),方便根据玩家反馈调整方向。例如,《使命召唤:战区》手游在测试阶段用 “极光计划” 隐藏真实内容。
- IP 与品牌策略:
- 部分代号会直接关联游戏核心玩法或特色,如《代号:HERO》突出 “英雄” 主题,而《代号:Alive》强调 “生存” 概念。
四、如何查找最新代号信息?
- 官方渠道:
- 关注游戏开发商的社交媒体(如 Twitter、微博)或官网公告,例如 KRAFTON 曾通过官方渠道宣布 “cowboy” 项目。
- 参与封闭测试的玩家可能通过邀请邮件或游戏内公告获得代号信息。
- 行业媒体与社区:
- 游戏媒体(如游民星空、17173)常报道未公开项目的代号,例如《使命召唤:战区》手游的 “极光计划” 曾被多家媒体曝光。
- 玩家社区(如 Reddit、贴吧)可能流传内部爆料或测试截图,例如 “Project XTRM” 的名称最初由玩家发现。
总结
吃鸡手游的 “代号” 不仅是开发阶段的临时名称,也反映了游戏的核心定位和开发策略。对于玩家而言,关注代号可提前了解新游戏的动向;对于行业观察者,则能从中窥见厂商的技术布局与市场策略。例如,PUBG Mobile 的 “Project X” 和《使命召唤:战区》手游的 “极光计划”,均体现了大厂在战术竞技领域的持续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