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掌上 WeGame(腾讯)
停运时间:2022 年 9 月 8 日
背景:
作为腾讯旗下的游戏社区平台,掌上 WeGame 最初是为《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等端游提供移动端服务,后扩展至手游领域。其功能包括游戏资讯、战绩查询、直播观看等。2022 年 7 月,腾讯宣布因 “业务发展策略变更” 停止运营掌上 WeGame,主要原因是腾讯将资源集中到《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头部手游的社区生态建设,如 “王者营地”“和平营地” 等垂直社区平台。
影响:
掌上 WeGame 的关闭标志着腾讯对泛游戏社区的战略收缩,转而聚焦单款游戏的深度运营。用户迁移至腾讯其他垂直社区,平台原有功能如 “云游戏” 等被整合至 “腾讯先游” 等新产品。
二、亚马逊应用商店(安卓版)
停运时间:2025 年 8 月 20 日
背景:
亚马逊应用商店(Amazon Appstore)是全球第三大安卓应用分发平台,曾提供大量手游下载服务。2025 年 2 月,亚马逊宣布关闭安卓设备上的应用商店,仅保留 Fire TV 和 Fire Tablet 等自有设备的服务。这一决定源于亚马逊 “将资源集中于自有设备生态” 的战略调整,同时安卓市场竞争激烈,用户更倾向于使用谷歌 Play 商店或厂商自有应用商店。
影响:
亚马逊应用商店的关闭导致部分依赖该平台的中小手游失去分发渠道,开发者需迁移至其他平台。此外,其虚拟货币 “Amazon Coins” 也同步停止使用,用户需在停运前消耗余额。
三、特定渠道服与平台合作终止
1. 《三国志・战略版》下架 vivo 渠道
时间:2025 年 3 月 7 日
背景:
阿里灵犀互娱旗下 SLG 手游《三国志・战略版》因与 vivo 渠道合作到期,宣布停止 vivo 应用商店的下载和账号登录。这一事件反映了游戏厂商与安卓渠道的 “分成矛盾”—— 国内安卓渠道普遍要求 50% 以上的收入分成,而厂商更倾向于通过官网或低分成渠道(如 TapTap)分发。
影响:
vivo 渠道玩家需迁移至官服或其他渠道,厂商通过补偿礼包(如《三国志・战略版》提供《火影忍者》手游礼包)缓解用户流失。此举也被视为行业对 “安卓税” 的反抗,后续可能有更多厂商效仿。
2. 《旅行青蛙・中国之旅》VIVO 渠道服停运
时间:2025 年 4 月 19 日
背景:
该游戏因运营策略调整,终止与 VIVO 渠道的合作。VIVO 渠道服玩家需在停服前申请退款或迁移至其他渠道。这一案例显示,中小厂商在与渠道合作时议价能力较弱,渠道服的稳定性依赖于双方合约。
四、云游戏平台关闭
谷歌 Stadia
停运时间:2023 年 1 月 18 日
背景:
作为全球首个大型云游戏平台,Stadia 曾试图通过 “免下载、跨设备” 的体验颠覆手游市场,但因网络要求高、游戏阵容不足、用户基数小等问题,最终在 2022 年 9 月宣布关闭。其关闭也反映了云游戏行业的早期困境 —— 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影响:
云游戏概念受挫,但为后续微软 XGP 云游戏、NVIDIA GeForce NOW 等平台提供了经验教训。部分厂商转向 “云游戏 + 订阅制” 模式,如腾讯 Start 云游戏。
五、其他典型案例
1. 《黑色沙漠》手游(腾讯代理)
停运时间:2025 年 1 月 27 日
背景:
腾讯因与开发商 Pearl Abyss 的代理协议到期,停止运营该游戏。值得注意的是,《黑色沙漠》端游国服同期开启公测,手游停运可能是为端游让路,体现了腾讯 “端转手” 策略的调整。
2. 《白夜极光》国服(腾讯)
停运时间:2025 年 1 月 24 日
背景:
作为腾讯试水二次元赛道的产品,《白夜极光》因流水不及预期停运。这一案例反映了腾讯在非核心赛道的收缩,转而将资源投入《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成熟 IP。
总结:行业趋势与启示
- 渠道与厂商的博弈加剧:安卓渠道的高分成促使厂商自建分发渠道(如米哈游官网),或与低分成平台(如 TapTap)合作。
- 云游戏仍处探索期:技术瓶颈和用户习惯限制了云游戏的普及,未来可能与元宇宙、VR 等技术结合寻找突破口。
- 大厂收缩非核心业务:腾讯、网易等厂商关停表现不佳的手游,聚焦头部产品,中小厂商生存空间被压缩。
- 政策与合规风险:版号限制、未成年人保护政策等外部因素加速了部分游戏的停运。
对于玩家而言,选择游戏时需关注平台稳定性;对于开发者,需平衡渠道合作与自有生态建设,以应对行业变化。
